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老子“为腹不为目”思想研究
作者: 刘玉琼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老子“为腹不为目”思想研究
玄德与明德——《老子》与《大学》“德”思想研究的一个视角
作者: 熊智军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老子》   《大学》     明德   玄德  
描述: 本文主要以儒道两家“德”观念的差异为着眼点,提点出《老子》中的“玄德”与《大学》中的“明德”而展开的理论研究。通过对先秦时期的文献进行梳理,我们推定“玄德”为老子和庄子所发挥,成为道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明德”则大量出现在《诗》、《书》中,为儒家所用而集中体现在《大学》中。基于对“德”概念的分析及“道”与“德”关系的辨析,我们梳理出关于“道”与“德”、“玄德”与“明德”结构中“一体两面”的逻辑关系。“一体”就是“玄德”与“明德”都系于(天)道,“两面”便是“玄德”集中体现的是“德”的形上之维,“明德”体现
王弼的“名称之辨”——以《老子指略》为中心
作者: 沈荣炎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随因性   名称之辨   老子指略   王弼  
描述: 中国哲学史上,王弼第一次明确地区别了“名”与“称”。在其论述中,“名”与“称”的本质区界在于二者言道层面上作用的不同。而造成这种效用上的分化,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个原因,在于二者产生来源上的不同;第二个原因,在于二者各自特性的不同。而后者显然更为根本。“名”以“确定性”为指向,“称”以“随因性”为表达。“名”的确定性是“名之不能当”的根本原因;而“称”的随因性则是“以称言道”的重要理论依据。通过“名称之辨”,王弼一方面否定了“名”在言道层面上作用,另一方面则确认了“称”对于言道的重要意义。由此,王弼试图通
以“谷”窥“道”—《老子》再探析
作者: 李辉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老子》         喻象  
描述: 文章以“谷”作为切入点,来达到对《老子》文本中“道”的探究。“谷”作为经文中的喻象之一,起着“象”的作用。“谷”之中显然也可以看出一些价值的追求。“象”本身具有变动不居、流动性、创造性以及生生不息的意义,而“谷”象显然也具有这些特质。通过“谷”在文本中的探析,可以发现“谷”与“道”之间具有许多相似性,这些相似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其一是“谷”的“处下”与“处卑”之义,这与《老子》文本中“道”的“守柔”、“处弱”相似。其二,“谷”的“承载”(即谷对水的承载)和“包容”(即谷对水的“包容”)与“道”对万物
《老子》视域下的“欲”
作者: 梁潇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无为   自然  
描述: 《老子》中的“欲”的内涵与儒家的感性欲望不同,“欲”作为一种意向性的活动,具有人为性、目的性、个别性等特点,在行为方式上展现为有意而为之的过程,因此与无为之道相背离。而执着于分有的物,不仅使得人偏于分而无法把握全,更使得人在道的分化中越走越远。《老子》谈“欲”的目的乃是守道,对素朴之性与自然之道的背离是《老子》之“欲”的意蕴所在。从“欲”的产生上来看,欲与感官相联系,展现为感性欲求,从而与向道的理性诉求相对。老子并不否定人的基本生存需求,主张顺应自然的生理欲望以保存自身,凸显了对感性存在的肯定。在基本生存
老子“蔽”思想研究
作者: 伍龙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老子          
描述: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五章中提出“蔽”的概念。原始文本中“蔽不新成”句中的“BI”到底为何字多有争论。文章通过考订认为,王弼将十五章和二十二章的“BI”分做两字——“蔽”和“敝”的处理较为合理。“蔽”在老子哲学体系中有其特殊意义。它与“物”相伴而生,不可分割,是“物之为物”的某种规定性。老子在本体论层面展开对“蔽”的思考,这使其不同于荀子所说的“解蔽”,不能将其理解为认知层面的“蒙蔽”。正因如此,我们对于老子之“蔽”不但不能“解”、“去”,反而要自觉地进行固守和保留。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使得人们对自身之于
《老子》之“俗”思想研究
作者: 钱黎敏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老子   《老子》       俗人  
描述: 以人自身的存在为考察,在《老子》文本中,老子以“道”为核心,展开了一条体道、修道之路,且以得道之人为理想人格。以世界的存在为考察,现实世界构成了人生存的基本背景,通过对现世的深刻洞察,老子批判了人沉沦于世俗,而远离本然的存在。相对于理想人格及其自然存在的状态,现实中人的具体存在又是以何种形式呈现出来的呢?本文以“俗”为切入点,分三个部分探讨这一问题。第一章主要讨论了老子思想中的世俗之境和大道之境。老子之俗,以“天下无道”为基本背景,有异化之俗和本然之俗两重意蕴。同时,通过对“俗”的语义学考察,对俗的理解作
论《老子》中的“知”与“欲”
作者: 刘田田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俗人  
描述: 《老子》文中多处涉及“知”与“欲”,当这二者作为名词而言时,知,可理解为知识,欲,则为欲望。《老子》第三章将这二者并列举出,明确提出“无知无欲”,“知”与“欲”之间似乎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纵观《老子》全文,这一点无疑得到了肯定。那么,老子对于“知”与“欲”的态度究竟为何,二者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密切的关联呢?本文试图通过对《老子》文中“知”与“欲”的辨析,整合出全文的意旨所在,揭示出老子这一著作所包含的深刻理论意义及其时代精神。俗人世界是个以俗人之“知”与“欲”标注的世界。俗人之知与欲最为典型的特征即在于
论瓦格纳对王弼《老子注》的研究
作者: 甘竹君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老子注   注释策略   哲学内涵   瓦格纳   王弼  
描述: 瓦格纳作为一个诠释学背景出身的德国汉学家,他认为王弼以及同时代人首先假设了经典文本的内在同一性,即这些出自不同作者的文本都在讨论着同一个哲学问题:“万物之所以”。由于仅对字面意思进行训考会因使用错误的解读策略造成对《老子》的误读,解疑除弊,廓清《老子》中的哲学内涵是王弼对其进行注解的初衷,对其它竞争性的注释文本的反对态度是他的基调。作为一个注释家,王弼的过人之处主要表现在有自己明确一贯的哲学主张以及在注释中遵循了严格的方法和文本逻辑,他用文本自解、内裂式注解等手段将文本中缺少的主、宾语补足,解释喻象以使其
老子“无为”思想探析
作者: 张丽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无不为   无为     自然  
描述: “无为”思想是老子哲学中十分重要的思想,可以说是整个老子哲学体系的精髓,是老子“道”的本质特性。它要求人们树立一种超脱的遗忘自我的思想境界,无私无欲,利于他人;要求人们不带个人偏见去对待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的发展,以为由此才能实现“无不为”的目的。这样的思想不仅是这一思想形成时期的救世方案之一,经过中国人历代的理解、运用及阐发之后,也对现代人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己的关系方面,产生了作用。本文准备通过对老子的宇宙论、人生观、政治论、美学观等方面的分析,提示其中的意义。本论文分为六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