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皇帝老子也低头”建宁行行都有歌
作者: 宁江炳   来源: 神州民俗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演唱形式   铁匠铺   七言   五言   民间歌谣   采莲女   金溪   建宁   三十六行   采茶歌  
描述: 一位名人说过,有劳动的地方就有歌。而福建建宁人则习惯用山歌装点生活。在福建建宁,悠扬的"建宁山歌调"无处不在,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歌谣。在茶园,你可以听到采茶女唱《采茶歌》;在荷苑,你可以听到采莲女唱《采莲歌》;在铁匠铺,你可以听到铁匠唱《铁匠歌》;甚至在道场,你也可以听到道士唱《道士歌》……建宁行业歌,是一种由建宁劳动者在劳动中激发灵感产生的民间歌谣。
“没有唢呐不发亲”——大竹唢呐
作者: 周建华   来源: 神州民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唢呐,古称琐嘹,又称喇叭,是我国吹管乐器的一种。大约在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今伊朗)、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之后,经过1300多年的发展,最晚不过16世纪,到明朝中期时,唢呐已经在我国20多个民族中广泛流行。 我国的唢呐虽种类繁多,风格各异,但多为木唢呐,即主体部分的杆子是用红木、柏木等木材制作而成。
“没有唢呐不发亲”——大竹唢呐
作者: 周建华   王晓林   来源: 神州民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朝中期   吹管乐器   唢呐   阿拉伯   16世纪    
描述: 唢呐,古称琐嘹,又称喇叭,是我国吹管乐器的一种。大约在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今伊朗)、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之后,经过1300多年的发展,最晚不过16世纪,到明朝中期时,唢呐已经在我国20多个民族中广泛流行。
淮南唢呐民俗之风采
作者: 李世居   来源: 神州民俗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唢呐   淮南   文化生活   演奏   生产生活   民俗   群众文化活动   人民  
描述: 在陕西,唢呐演奏是群众文化活动中很广泛、很重要的形式,那激扬高亢的唢呐声数百年来回荡在广袤大地上,融入人民的生产生活之中。成为人民文化生活的一种特殊符号。
浅谈唢呐、喉管在粤剧中的作用以及呼吸法与气息的控制
作者: 陈志伟   来源: 神州民俗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喉管   唢呐   气息   呼吸法  
描述: 广东唢呐、喉管是粤剧舞台的领奏乐器,它的结构和演奏技巧独具特色,在粤剧舞台发挥着重作用。钻研唢呐演奏中呼吸与气息的控制,并在演奏中熟练运用气息的控制,得以把乐曲演绎得更完美。
旬邑唢呐
作者: 王新民   来源: 神州民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唢呐   民间乐器   民间传说   郭子仪  
描述: 唢呐,是流传在我国境内的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乐器。民间传说: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因给老父拜寿,当众打了养在深宫,不知礼仪的三公主——自己的妻子一个耳光。三公主负气将郭暧告到皇帝老子驾前,老皇爷深明大义,责备了自己的女儿。
龙华大鼓颂添丁
作者: 侯颂   侯娟   来源: 神州民俗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龙华镇   大鼓   博罗县  
描述: 每年的正月初二凌晨,天还没亮,位于广东惠州博罗县龙华镇,有千年历史的陈孝女祠外,早就已经站满了人.而在人流最前边的十几位男丁,头上都戴着插了柏树枝或红花的黑色礼帽,这些人被称为“丁头”,也称“灯头公”,都是附近村里在过去一年内,家里有添丁的男户主.
< 1
Rss订阅